高中部刘新发校长在第三大周升旗仪式上的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晨风习习,丹桂飘香,置身美丽的校园,站在国旗下我很高兴给大家讲话。我讲话的主题是“学习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
先给大家讲三个故事:
第一个,华罗庚的故事。幼时华罗庚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他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初中毕业后,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他顽强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新中国的一代数学大师。
第二个,张立勇的故事。他读高中时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只身在外地打工。后来在清华大学的食堂做了一个卖馒头的临时工。打工的时日,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读书的念头。他说:“对读书最早的崇拜来自于小时候村里的一位叔叔,叔叔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一颗读书学习的种子便种在了他不甘平庸的心里。读好书考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成为他当时心中最大的愿望。
他边打工边自学英语,最终获得成功。托福考试他考了630分(满分670分),英语考试通过了六级,获得了北京大学本科文凭,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曾经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十大年度新闻人物”,成为航空工业出版社《3导自考丛书》形象代言人,现任美国金头脑(中国)公司CEO。
第三个,小泽征尔的故事。小泽征尔,日本人,1935年9月1日出生于中国沈阳,毕业于桐朋学园大学短期大学,即日本一所大学的短期培训班的毕业生。是一位职业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席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后来他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之一。
同学们,听完这三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呢?
通过这三个故事,我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学习中的三个道理:
学习要有目标。
华罗庚因追求数学解题方法的简化和科学的目标,成为了一个数学家;张立勇追求读好书,上大学,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的目标,成为了美国金头脑(中国)公司CEO。目标是能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每个人必须对人生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前进的路径。有了目标,沿着规划好的路径,脚踏实地地的前进,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学习要有自信。
名不经传的小泽征尔,在几百位国际音乐界权威面前,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因自信,他获得巨大的成功。自信是一种力量,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微笑地,平静地面对人生,有了自信,生活便有了希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命运之神一次次把我们捉弄,只要拥有自信,拥有一颗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心,成功迟早会属于你的。
学习要勤奋。
张立勇制定了一个“残醒”的时间表:早上6点起床,6点15分至6点半跑步,6点半到7点背英语,7点至7点15分刷牙、洗脸,7点15分至7点半去上班,午饭时间控制在7分钟之内,剩下的8分钟背英语;中午1点钟听英语广播,晚上8点下班,学习英语到12点,深夜12点45分到凌晨1点15分收听英语广播。不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奋刻苦的学习,他能成为CEO吗?不要抱怨自己头脑笨,基础差。要相信,一分耕耘必将有一份收获。
同学们,我让大家听故事,明道理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我们每一位同学想学习、要学习、好学习,成为学习的强者、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栋梁。
因此,会后要求每位同学做好以下三件事:一、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现在的,将来的;二、制定科学的学习时间表,秋季的,下学期再制定春季的;三、认真准备期中考试,期中考试于11月中下旬举行。请同学们,把所学内容看一遍,把所记的笔记看一遍,把所做的练习(包括练卷、考卷)看一遍,把所有的错题重做一遍,把所有的重点知识和典型解法回忆一遍,模拟考试一遍。
同学们,三个故事,三段传奇,三道风景,诸多启示。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从以上的故事中获得大丰收,也一定有大行动。衷心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书写出自己的传奇故事,在人生舞台上演绎出自己的靓丽风景。
